最新文章
气凝胶作为一种低密度、低导热、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的轻质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但由于气凝胶热流恒定,只能在单模态下进行保温。因此,能够潜在地改变气凝胶的导热性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10月13日,中国石化发布消息,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生产出合格产品,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从关键技术突破、工业试生产、产业化,成功走向规模化生产。
10月6日,全球领先的碳纤维和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商——东丽复合材料美国公司(Toray Composite Materials America Inc.,TCMA)宣布对其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迪凯特的碳纤维工厂进行重大升级。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所提取的淀粉原料制成。
37.5®技术是由Cocona研发的一项利用体热蒸发湿气的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功能性面料的开发。
“如今一味搞产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抢占未来市场,一定要以质取胜。”在位于绍兴市齐贤街道的防紫外线兼抗菌双重功能户外运动针织面料生产线项目工地前,“金名仕纺织”企业负责人徐国忠感慨道。
财联社7月31日电,我国首台套采用自有技术的丁二烯法己二腈工业化生产项目——中国化学天辰齐翔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关键装置近日顺利打通全流程,开车成功并产出优级产品。
近日,从海带中制造环保纱线的材料创新者AlgiKnit宣布获得1300万美元(8735.6万元)的A轮融资,以通过加快纺织行业的规模化进程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内饰部件(例如内仪表板或地毯)的声学性能取决于降噪质量以及材料的几何适应性和填充力。据外媒报道,通过将回收棉和功能性纤维的独特混合,欧拓(Autoneum)推出一种新的基于毛毡的技术Flexi-Loft,可减轻产品重量,甚至可以准确适应复杂的形状。因此,该纺织材料可为泡沫提供一种多功能且更可持续的替代品。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研究小组成功研发出了只要贴在衣服上,花小力气就能完成更多事情的“人工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