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AI技術將“自動調溫”的智能紡織品實現!

2022/07/13
根據IMARC集團的最新報告,全球智能紡織品市場在2021年達到30億美元的價值。展望未來,集團預計到2027年,該市場將達到136億美元,未來增長可期。今天,我們很開心邀請到來自香港理工大學(PolyU)紡織及服裝學系的博士生為我們預告她將在AIFT 2022會議上發佈有關人工智能應用在智能紡織品領域的研究;同時我們亦邀請到幾位研究生分享他們對紡織時尚人工智能的見解。

主題:一種基於人工智能的電加熱織物溫度調節方法

 

作者:
李晴(博士生)
陳芊瑞博士(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副教授/ 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營運總監)

 


關於受訪者:李晴

我於2017年在香港理工大學(PolyU)獲得紡織及服裝學系(ITC)的學士學位,目前為二年級博士生。導師是陳芊瑞博士(Dr. Jeanne Tan),而研究重點則是人工智能對電子紡織品的熱調節。

加熱織物應用漸廣
唯未能自動調節溫度

 

加過去十年智能紡織品的出現帶來了相當大的技術進步。加熱電子紡織品 (E-textiles) 以其柔韌和舒適的特性而聞名,現在普遍用於一系列工業、家庭和醫療環境。為了提高紡織產品的功能,研究人員繼續努力改進可擕式電源和可控溫度系統。例如,已經開發了許多操作介面作為帶有藍牙連接的應用程式,用於加熱服裝。然而,溫度調節仍然需要手動控制。

 

 

利用AI技術實現自動調溫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種人工智能 (AI) 方法來自動調節電子紡織品加熱過程中的溫度,然後改變周圍環境。基於模糊邏輯(FL)的概念設計了一個互動式電子系統。在基於模糊規則的系統中,可以模擬人類決策並用於控制加熱系統以實現最佳舒適感。這裡提出的人工智能溫度調節系統不需要數學建模,在智能家居系統中創建了一個使用者友好的電子紡織應用程式。

 

人工智能應用將更廣泛
人工智能的應用會更多更廣泛,也會趨向平民化,在日常的應用也會加入人工智能方便生活所需。在紡織品的一環更加是不可或缺,所以我認為研究結合人工智能及紡織品很有價值。

 

AI x 時尚紡織   未來可期
李晴認為國內的時裝紡織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目前或許在工業或者生產技術上的應用比較成熟,但對於一般紡織品來說,還未有很成熟的人工智能產品出現在市場。針對應用我認為國際上的接受程度比國內大,可是基於人工智能的應用甚廣及其便利人們的生活,比如在疫情期間,消費者都減少出門,大家都偏向使用網上平台購物,如選購衣服等等,所以利用人工智能及大資料,在網上平台中擔當了主導的角色,可以便利更多消費者,輕鬆快捷選購其喜好的產品。

提及AI在時尚紡織業的前景,李晴覺得很可觀。在國內,大資料已經被廣泛應用,只是還未普及在時裝紡織領域中,但她對前景仍然抱著憧憬。

 

AIFT 共創者共話AI x 時尚紡織

 

黃文諳:國內目前線上上平台的紡織AI領域的應用已經很多,像智能推薦、個性搭配、3D成像等技術已經得到廣泛推廣,但服務於線下購物體驗的AI技術並沒有得到普及,我覺著這方面的運用前景廣泛。

李敏:我認為國內時尚紡織領域的AI應用技術普及程度較之國外還有一定差距。國外AI技術興起較早,接受度較高。國內對AI應用技術的接受逐漸提升。AI應用在時尚紡織領域的前景是十分廣闊的,AI應用將電腦與人相融合,集更多人的智能創造,將會在時尚紡織領域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張亞妮:時尚紡織與生活息息相關,將人工智能與時尚紡織相結合,可以利用新的技術促進行業的發展,也能為生活帶來便利。

 

AIFT 2022 圓滿結束!逾千名院校及企業專業觀眾積極參與

推動時尚紡織走上人工智能之路

Textech Galaxy 紡科銀河主題系列活動「第三屆時尚與紡織人工智能國際會議 AIFT 2022」的成功舉辦,吸引來了來自業界,跨界等相關企業、學院、設計師、工程師、專家等上千人的線上參與,為2022年的紡織人工智能領域啟發更多無限創新可能。

有興趣觀看會議重播的朋友,請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