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多功能內衣的健康生活新方式

2022/07/06
傳統內衣有矯型、保暖的作用,在科技發達的現代,內衣的多功能被逐步挖掘,並且,伴著人們對時尚與健康意識的逐步提高,內衣不僅僅是簡單的穿戴,更是現代多樣化健康生活的標準,在AIFT專題演講分享中,來自兩位專業領域的作者將發佈他們對內衣不同主題的研究成果。

「第三屆時尚與紡織人工智能國際會議 AIFT 2022」
服裝工程與人體建模

 

主題一:基於情緒模型和設計特徵的文胸情感化設計

作者:
溫星玉(教師 西安工程大學)
張靜(博士)
Mincheol(教授 Sangmyung University)

專訪 溫星玉(西安工程大學 教師/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內衣工程系)
從事內衣人體工效學相關教學活動,主要研究方向為服裝的情感化設計,分析服裝設計因數與穿著者情緒之間的關係,並通過生理信號,例如心率,腦電波,眼動,面部表情等生理信號分析穿著者情緒。


AIFT的意義,讓生活更健康與便捷

AI技術已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如疫情期間,人們更多的採用線上購物。數位技術有助於通過大資料分析消費者的喜好。但是在時尚紡織領域還有很大的應用空間,我希望採用人工智能技術,例如人臉識別,rPPG等,使情感化文胸設計走進生活,相信時尚紡織與AI的結合,將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

 

主題二:內衣面料接觸舒適度的評價

作者:
王靜(碩士生)
杜劍俠(副教授)

課題採用FTT織物觸感儀對內衣面料的彎曲性能、壓縮性能、熱性能和表面性能等力學指標進行測試,得到了18個相關的織物觸覺性能指標和1個織物克重指標。採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對資料進行分析,提取主因數成分,得到影響內衣面料觸覺的6個影響因素,以回歸分析的方式構建基於內衣面料的織物觸覺舒適性模型。最後,通過快速聚類分析法將內衣面料的觸覺舒適度分為5個等級,説明提升內衣面料的品質。

專訪 王靜(北京服裝學院 碩士/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
北京服裝學院學生王靜,於2022年1月份以北京市優秀畢業生身份從北服畢業,碩士期間的研究方向為服裝工程數位化。

 

AI賦能紡織產業科技變革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紡織服裝行業也在不斷的變化。由於原材料成本的不斷上升,資源的匱乏、運輸成本的提高,智慧化轉型成為必要的發展趨勢。大學時期對紡織服裝的瞭解還局限在傳統服裝製版、手工藝等方面,而這幾年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線上購物、短視頻等成了新的消費管道,研究時尚與智慧紡織領域,可以幫助紡織產業進行快速的轉型升級,為服裝行業快速賦能,開創中國時尚的新局面。

AIFT 2022 圓滿結束!逾千名院校及企業專業觀眾積極參與

推動時尚紡織走上人工智能之路

Textech Galaxy 紡科銀河主題系列活動「第三屆時尚與紡織人工智能國際會議 AIFT 2022」的成功舉辦,吸引來了來自業界,跨界等相關企業、學院、設計師、工程師、專家等上千人的線上參與,為2022年的紡織人工智能領域啟發更多無限創新可能。

有興趣觀看會議重播的朋友,請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