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多功能内衣的健康生活新方式

2022/07/06
传统内衣有矫型、保暖的作用,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内衣的多功能被逐步挖掘,并且,伴着人们对时尚与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内衣不仅仅是简单的穿戴,更是现代多样化健康生活的标准,在AIFT专题演讲分享中,来自两位专业领域的作者将发布他们对内衣不同主题的研究成果。

「第三届时尚与纺织人工智能国际会议 AIFT 2022」
智能服装工程与人体建模

 

主题一:基于情绪模型和设计特征的文胸情感化设计

作者:
温星玉(教师 西安工程大学)
张静(博士)
Mincheol(教授 Sangmyung University)

专访 温星玉(西安工程大学 教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内衣工程系)
从事内衣人体工效学相关教学活动,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的情感化设计,分析服装设计因子与穿着者情绪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生理信号,例如心率,脑电波,眼动,面部表情等生理信号分析穿着者情绪。


AIFT的意义,让生活更健康与便捷

AI技术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如疫情期间,人们更多的采用线上购物。数字技术有助于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喜好。但是在时尚纺织领域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我希望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例如人脸识别,rPPG等,使情感化文胸设计走进生活,相信时尚纺织与AI的结合,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主题二:内衣面料接触舒适度的评价

作者:
王静(硕士生)
杜剑侠(副教授)

课题采用FTT织物触感仪对内衣面料的弯曲性能、压缩性能、热性能和表面性能等力学指标进行测试,得到了18个相关的织物触觉性能指标和1个织物克重指标。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主因子成分,得到影响内衣面料触觉的6个影响因素,以回归分析的方式构建基于内衣面料的织物触觉舒适性模型。最后,通过快速聚类分析法将内衣面料的触觉舒适度分为5个等级,帮助提升内衣面料的质量。

专访 王静(北京服装学院 硕士/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北京服装学院学生王静,于2022年1月份以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身份从北服毕业,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为服装工程数字化。

 

AI赋能纺织产业科技变革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纺织服装行业也在不断的变化。由于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资源的匮乏、运输成本的提高,智能化转型成为必要的发展趋势。大学时期对纺织服装的了解还局限在传统服装制版、手工艺等方面,而这几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线上购物、短视频等成了新的消费渠道,研究时尚与智能纺织领域,可以帮助纺织产业进行快速的转型升级,为服装行业快速赋能,开创中国时尚的新局面。

AIFT 2022 圆满结束!逾千名院校及企业专业观众积极参与

推动时尚纺织走上人工智能之路

Textech Galaxy 纺科银河主题系列活动「第三届时尚与纺织人工智能国际会议 AIFT 2022」的成功举办,吸引来了来自业界,跨界等相关企业、学院、设计师、工程师、专家等上千人的在线参与,为2022年的纺织人工智能领域启发更多无限创新可能。

有兴趣观看会议回放的朋友,请按>>这里<<